第一财经记者在近期经过多方采访调研后了解到,今年随着出境游的恢复、跨省游的升温等,旅游业必然迎来复苏和商机。在经历过疫情后,更多的游客也开始青睐疗愈游和一些具有体验感的延展类文旅活动。当然,如何重启出境游业务、做好大文旅衍生项目以及招揽旅游专业人才等也都是业界需要面对的挑战。
九成受访者要出游,近六成游客单次预算逾万元
疫情3年以来,出境游暂停、国内游多次区域性熔断,加上各地疫情反复也使得景区开开停停,本地消费成为过去3年的旅游主打模式,也因此孕育出了一些深度本地游产品。
今年随着相关政策的放宽,人们被压抑了多年的出游意愿似乎有所“小井喷”。根据第一财经的问卷调查显示,91.24%的受访者选择今年有出游计划。在被问及今年的旅游消费意愿与往年相比有否增强时,有85.85%的受访者表示今年出游意愿有所加强或至少持平。
上述问卷调查还显示,有60.2%的受访者在今年有国内游计划,32.37%的受访者今年计划国内游和出境游都去。
在旅游消费支出方面,有57.39%的受访者在今年的人均单次旅游消费支出预算在1万元~2万元,32.6%的受访者单次旅游消费支出预算在5000元~1万元,该数据1000元~5000元的受访者占比为5.63%。
“2019年时,旅游业达到过一个相对高峰,原本这几年的旅游市场应该是非常蓬勃的,奈何遇到疫情,一时间国内游和出境游都遭受打击。但是人们在经过了疫情后,更加强了对于出游的意愿,一些精神愉悦方面的消费得到人们的青睐,‘悦己’是关键词,出游就是非常讲究内心体验感的。所以我们会看到,今年消费复苏的过程中,会有更多精神愉悦感的细分主题类旅游产品出炉,更多主题类的疗愈旅游路线和住宿产品会被研发出来。”同程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程超功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跨省游升温,疗愈市场潜力大
根据今年春节、妇女节等几个节点的旅游市场数据来看,率先复苏的是国内游,而在第一财经问卷调查结果中也显示,有60.2%的受访者在今年有国内游计划。
“去年的露营是市场上‘杀’出的一匹‘黑马’,其实上也是因为大家只能主打本地消费而培养出来的市场。这其中露营、房车和相关用品的消费在2022年增长明显。”房车生活家总经理杨松柏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除了露营和房车游等,在疫情发生3年后,大量的消费者都越来越注重与健康相关的消费,而其中疗愈类旅游项目就是一项。
旅企注重场景打造,人才再度招揽
鉴于今年旅游消费复苏的利好,各大旅游企业、景区、酒店等业者都在摩拳擦掌。而经过了3年疫情的旅游业者们在此过程中大多非常清醒和专业——纯粹的低价并不能吸引太多消费者,而是要打造出具有吸引力的高性价比产品。
值得关注的是,受3年疫情影响,部分旅行社及上下游合作伙伴仍然面临资源短缺等难题,亟需流量、技术、数据、资金等支持以抓住产业复兴的新机遇。业者们如何共同推进产业的数智化发展是应该考虑的问题。
此外,人才计划也是值得重视的。很多旅游业者反馈,疫情3年以来,不少旅游从业者都转行了,今年消费复苏,旅游业的恢复过程中需要大量专业人才来助力,这就需要旅游服务业相关人才加入,尤其是疗愈主题类文旅产品的相关人才稀缺。就在近日,携程等10家企业宣布联合发起“旅行木兰人才计划”,并与相关行业单位联合共同推动人才培养计划,此举是为了更好应对旅游复苏元年业务增长需求,同时也助力更多女性获得职场更好的发展机会。
来源: 第一财经